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读书

佛学知识:佛教中常说的“六通”是什么意思?不懂就来学学吧

来源: 点击数: 时间2020-07-09 09:44:34

  《俱舍论颂疏》讲解(二十六)

  凡圣极众,来的人有凡夫,又有圣者,凡夫是哪些?都是在加行道以上的,还没见道的,叫凡夫。那么圣人?初果、二果、三果乃至阿罗汉这些,有学无学的这些。既多烦乱,不可总集。人多得不可记数,既多又烦乱,意见不统一,不好结集。为遂简凡僧,唯留圣众。于是就把凡夫僧请简回去,单留下圣者。“圣者”就是见道以上的。

  圣众尚繁,那个时候的佛教兴盛,见道以上的圣者叫“圣众”——有学圣者和无学圣者,这些圣众还是多得不可记数,结集还是太多了。简去有学,于是又简去有学的圣者,“有学”是什么?见道以上无学道以下,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都包在里边,没有成佛的。唯留无学,单留下无学的。无学复多,你看我们现在想见阿罗汉是见不到的,那时阿罗汉多得不得了,不可总集。

  于无学内,定满六通,智圆四辩,内闲三藏,外达五明,方堪结集。故以简留,所简圣众,四百九十有九。在无学当中,要定满六通的。六通是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境通,你能起各式各样的神通变化,一身变无量身,无量身通一身,非情变化等等;他心通,你心里头在想什么,他都知道;宿命通就是宿智通,能知道过去一生、二生、多生,叫宿命通。

  还有天眼通,能看到好远好远的细色;天耳通,能听好远好远的声音;漏尽通,就是烦恼断完了,这个阿罗汉都有。这就这么简单地讲一下,我们将来在智品里边要详细地讲的。我们说证阿罗汉果有二种:一种是慧解脱,一种是俱解脱。慧解脱的阿罗汉,把烦恼彻底断尽了,没有烦恼了,但是前面五个通不一定有。所以我们若不学论的话,说阿罗汉还没有神通?

  慧解脱的阿罗汉,绝对烦恼断尽了,漏尽通是有的,但是前面的五通不一定有;俱解脱,不但有漏尽通,还有前面的五通,这个叫定满六通,这是利根阿罗汉,定满六通。智圆四辩,他的智慧四无碍辩都要有。“四无碍解”就是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词无碍辩、辩无碍辩这四个。法无碍辩,就是能通达一切法,对一切法的名句文身通达,无所障碍,叫法无碍解。

  义无碍辩,对一切法的法义通达无碍。就是这个名句文身单是词,那么它含的意义能够通达无碍的,叫义无碍辩。这里我们说一下,就是说能集聚《俱舍论》三藏的圣者了不起,可不是一般的人词无碍辩,对一切的方言,不管你说凡夫或者圣人的方言,都能无碍听懂,叫词无碍解。我们中国人、外国人,特别我们对温州语言,或者福建等地这些语言,就听不懂是不是?

  那你若是得到词无碍解的话,不管什么样的方言,你都能听懂,外国人、中国人、天上人、圣人、凡夫,他们说出来的话,你都能听懂,甚至外面的鸟叫,你都知道它在说什么话,这就是词无碍解,所以我们有些人动不动说:我已经怎么样怎么样,证到什么样什么样的,这个不能乱说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