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将有上百万人落榜,世界正在狠狠惩罚不读书的孩子!
文:惜朝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比去年增加了40万。
其中,根据2019年高考总体录取率为79%来计算,今年有203.49万人将会落榜。
(往年大学录取率图表)
就以河南一省来说,这是报考人数最多的大省,也是“高分复读”人数最多的省份。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今年省内一本达线人数超过13万,600分以上考生人数更是达到将近5万人,远远打破记录。
这就意味着,部分河南省的600分考生,可能无缘985或211,甚至连好的一本大学都难上。
每年,都是恢复高考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
但高校招生计划有限,也就意味着,每年都是高考落榜人数最多的一年。
高考人数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那些还在混日子的孩子,也许要在无数次碰壁后才会明白:前半生偷的懒,后半生拼命还。
直到今天,高考依然是最公平的考试,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的捷径。你若不好好读书,将会受到社会的狠狠惩罚。
1、认知高度不同,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2020年高考状元已经公布,无论是“三元及第”的谢欣颖,还是语文分数十年难遇的唐楚玥,她们都有几个共同点:
从小热爱学习,成绩始终优异;
对学习有自己的安排,不死板走别人的路子;
全面发展,弹琴、画画、打球 、围棋等样样精通。
每年高考状元刷屏,总有人提起“读书无用论”,说状元就是“书呆子”。
现实恰恰相反。
好好读书的人实现了人生逆袭,不愿努力的人最终自食苦果。
认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俞敏洪为了走出农村,参加过三次高考。
他说,待在农村干农活,一辈子就看到了头,让人很恐惧。
“如果没有高考,我就不会从农村走进北大。”
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新东方」,不会有「俞敏洪」这个响当当的名字。
一个人的认知,是随着对世界的认识而改变的。
从未走出过农村的人,也许只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但见过世面的人,他们会渴望去到更高的地方,看到更美的风景,成为更好的自己。
19年前,一部名为《清华夜话》的小电影爆红了半个中国。
那几个穿着睡衣在宿舍闲谈的清华大学学生,打扮朴素,眼里全是对未来的渴望。
若干年后,他们有的成了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有的担任央行清算总中心开发部副总经理,有的已经在IBM工作了15年,在IDG担任资本董事总经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慢慢拉开,读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2、阶级始终固化,读书是最好的出路
小时候,我们常常问大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
那时我们还小,只知道读书是为了考好成绩,让父母满意。
直到长大后才明白,学习是一个过程,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看过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名为《人生七年》。7年中,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境遇。
BBC曾经拍摄一部纪录片,历时半个世纪,名为《人生七年》。
纪录片中,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过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上流社会的孩子,依然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中产阶层的大多数依然是中产,只有个别滑落到了底层,而穷人的孩子,最终从事的是泥瓦工、司机等贩卖劳力的工作。
即使在今天,阶级始终固化,跨越现阶层依然很难。
但有人,却打破了这种既定的命运。
他叫Nick,是一个农夫的儿子,从小自卑的他哪怕到了14岁依然逃避镜头。
但教育改变了他。
在老师的鼓励下,他痴迷阅读各种科技书籍,专心钻研科学知识,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考上了牛津大学。
后来,Nick移民到美国做核电研究,并进入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书。
从不自信的孩子变成渊博幽默的学者,正是读书,让他从底层晋升为精英。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最好的出路。
当一个人拥有了知识,他就拥有了更多机会,终于发现自己有勇气、也有能力去争取更好的未来。
那道浅浅的高校门槛,是我们所向往的,也是很多人此生命运的最大转折点。
3、寒门不一定出贵子,但一定不能出混子
一位高考状元也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
他父母都是外交官,家教好,知识素养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养成和性格培养,还能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这样的孩子很难不成功。
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穷人家拼尽全力给孩子的一切,也许只是有钱人家的起点。
但这位状元也说了:“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要让孩子明白,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样的。
寒门和豪门的差距,依然很大。
豪门孩子混日子,至少有家庭给他兜底,寒门孩子混日子,总有一天会被日子混了。
因为出身贫微,穷人家的孩子必须有改命的魄力,更加努力,一往无前。
你有多坚强,世界就有多软弱。
今年高考中,一位总分676分的女生受到全网关注。
她叫钟芳蓉,是一名留守儿童,一岁起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一直在外打工,上学后她只能在校寄宿。
尽管没有父母的亲身管教,尽管没有优秀的教学资源,但坚强的钟芳蓉一直默默努力,高考成绩676分,位列全省第四名。
学校老师抱着烟花爆竹到钟芳蓉家里给她报喜,清华北大更派老师上门“抢夺”。
好好读书的人,因为有知识做托底,他的人生正在走上坡路。
读书,就是寒门孩子能够抓住为数不多的,能够改变人生的方式。
4、读书虽苦,却足以照亮人生的路
这几天,华为“天才少年”新名单在网上不胫而走,他们分别是丁聪、张子杰。
华为邀请他们入职华为消费者BG鸿蒙操作系统和高斯数据库团队,年薪100万。
他们用亲身经历来证明:所有好好读书的人,终将跨越阶层,走向更远的世界。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那些出身底层的孩子,假如当时没有考上985/211,会损失和错过什么?
最高赞的回答直击人心:
这个时代正在发生巨变,别人在奔跑,而你还在荒废时间。
读书或许不能保证一个人绝对成功,但是,影响一个人成功的上限。
央视播放过一部名为《翻山涉水上学路》的纪录片,纪录片中的孩子,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去上学。
要穿过大草原和野兽同行,要沿着悬崖峭壁攀爬,要飞越汹涌澎湃的“吃人河”……
尽管如此,他们都不肯放弃上学的机会。
比你困难的孩子都在拼命争取读书的机会,你有什么资格不读书呢?
网上流传一份清华学生的学习时间表,上面安排得密密麻麻,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他们已经是天之骄子,比别人更靠近成功,却比大部分人都要努力勤奋。
比你优秀的孩子比你还要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奋斗呢?
一个人不怕输在起点,就怕别人将你远远抛在后面时,你还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中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平凡可贵”,其实是堕落者的谎言。
世界上最厉害的不是钱袋,而是脑袋,而且是好好读书的脑袋。
孩子,你要有改命的魄力,更要有奋斗的毅力,通往成功的路上,由不得你懈怠半分。
好好读书,终有一天,你会感谢曾经拼尽全力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