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读书

《烟霞里》:70后的编年史里藏着每个人的记忆元年

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时间2023-01-11 16:04:04

  近日,作家魏微全新长篇小说《烟霞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北京举办新书发布会。

  

 

  《烟霞里》书封 资料图片

  魏微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大胆而又诚恳地采用了极富挑战性的编年体结构方式。她借由女主田庄的出生到离开,逐年检视和铺写了田庄在1970年-2011年间的生命段落:学龄前的烂漫童年,小学中学时的叛逆懵懂,大学青涩的恋爱和对大城市的憧憬想象,工作结婚后平直疲乏的日子,步入中年的空虚与挣扎。

  文学总是处理记忆,《烟霞里》用社会变迁与个人生活起伏所交织的力,以1970年为起点,平行推起每一年的生活流。主人公上县城、离开乡土;盖房子,成为城里人;高考冲刺,南下广州;买房炒股,赚外快;旧城改造,招商引资;互联网经济、智能手机时代……《烟霞里》的这段记忆刚刚过去,还留有新鲜的味道。这使小说获得了十足的当代性,极易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说:“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件,需要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人物命运与时代变迁融合不好就会变成社会调查报告,魏微在创作中成功克服了这些难题。” 沿着田庄的成长地图,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的一个角落。《烟霞里》实现了对三代人成长的编年,小说中藏有每个人的记忆元年。

  魏微成名较早,她的《化妆》《大老郑的女人》《一个人的微湖闸》《拐弯的夏天》《胡文青传》等作品都是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品。2004年,魏微获得鲁迅文学奖时,刚刚34岁。她是70后作家中公认的实力派,也是评论家和读者都非常期待的当代作家。

  关于这份期待,评论家李敬泽曾这样表达:“魏微曾经是凭茸毛般的敏感去迫近人性,但现在,她知道,想象人性和辨识个人还要经过浩瀚的人群,需要机变百出、纵横捭阖的理解力。”

  自2012年在《花城》发表了《胡文青传》之后,魏微几乎再也没有新的作品面市。魏微自己也承认,这些年,有很多人曾催促她写小说,但她迟迟不肯动笔。

  整整十年,魏微在做什么?新作《烟霞里》回应了大家的这份期待。谈及自己的新作时,她淡淡地说:“魏微不是我的名,作品才是我的名。”

  那就让我们从《烟霞里》重新认识作家魏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