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解决军人后顾之忧 ——军营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受欢迎
“嘿……哈……”3日下午,驻晋某部运动场上,一群大小不一的孩子,正一板一眼地练着武术,旁边的教练逐个纠正动作。这可不是普通的培训班,而是全国首个“军营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的活动内容之一。
据了解,2020年,晋江率先在91718、94921部队机关创办“军营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以下简称“四点钟学校”),辐射服务其他“小、散”部队,创新性解决驻军子女课后无人照看、无人辅导难题,累计服务军人子女7500余人(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推广和部队官兵的高度赞誉。
“军人保家卫国,军娃长期留守”是许多军人家庭存在的难题,在晋江也不例外。2020年,刚刚成立一年的晋江市退役军人局和晋江市妇联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下午四点钟,“军爸军妈”还在岗,不少放学的“军娃”没人管的实际性困难。
部队有难题,地方来解决!为此,晋江市妇联、市双拥办联合市女企业家联谊会在驻晋部队家属院内开设一个纯公益性质的“四点钟学校”。学校辅导员由市妇联向社工机构购买专业服务,并优先聘任军嫂,同步解决军人“后院、后代”难题。学校运营经费由市妇联、市双拥办纳入年度预算,由市爱国拥军促进会负责管理。同时,发动市女企业家联谊会赠送价值10万元的办公教学设备、书籍、文娱设施等,发动社会培训机构选派专业师资免费开展各类兴趣爱好培训,拓展教学内容。
“我儿子上‘四点钟学校’已经2年多了。以前,写完作业,就是看电视,现在不仅学了象棋、围棋、书法、剪纸、足球、篮球、武术、小主持人等公益课程,还加入了军娃合唱团……”不过,最让军嫂江小江满意的是,学校每周定期组织爱心早餐志愿者活动,还不定期组织关爱参战老兵、帮扶山区家庭困难学生等活动,“不仅让孩子接触到了社会,更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责任和担当,知道如何去反哺社会。总之,咱们晋江这个四点钟学校,把家长想到的,没想到的都做到了。”
“托管机构很多,但我们的‘四点钟学校’不能办成托管所,要满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需求。所以,学校已从课业辅导、托管照顾延伸到家国情怀教育、社会责任培育、兴趣爱好培养、亲子关系调适等方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共建科负责人介绍。
“我现在放学去‘四点钟学校’,吃了晚饭也去。”在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读三年级的钟巧儿,最喜欢‘四点钟学校’的书法,由于字写得越来越好,在学校得到老师表扬也多,学习起来越来越有自信。
在这里,有的迷上了象棋,有的爱上了足球,有的当小主持走上了学校的舞台……在促进彼此交流沟通的同时,还让孩子们变得多才多艺。孩子们的变化,家长们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们‘四点钟学校’,一开始只有一家,报道出来后,各个部队都很羡慕,于是过来申请,去年我们又办了第二家。目前,两家覆盖晋江市所有驻军军娃,大约有80多人。”晋江市妇联家儿部部长王婷婷介绍,“2020年第一家刚成立时,还没有双减,来的人非常多。2021年下半年,双减来了,学校也有晚托了,‘四点钟学校’就全面升级,我们邀请优秀社工为军人子女辅导作业,培养书法、象棋、主持等爱好特长;安排专业教师为官兵子女和家属开设读书分享会、诗词鉴赏、小记者小主播培训、团体心理辅导等兴趣课程;每逢‘八一’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安排优秀干部骨干授课,探索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安全常识宣讲和军事体育训练‘一站式’教学服务;定期邀请军嫂围绕特定主题座谈交流,努力搭建集生活技巧分享、育儿心得交流、情感矛盾纾解于一体的互教互学互帮互助平台。
目前,四点钟学校的服务对象更是从军人的“后代”扩展到“后院”,由社工机构聘请部队优秀的军嫂担任社工辅导员,并通过专业的岗前培训,将更好的服务、优质的资源送到军属身边外,还专门为军嫂举办了瑜伽、插花等多种培训班,真正办成官兵认可的“暖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