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匿王问佛的故事,能真正读懂它,也许见性开悟只在刹那
在佛教宝典《楞严经》第二卷的开头,有一个小故事,叫做波斯匿王问佛。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什么是无常的假,什么才是恒常的真。假如你能真的读懂,也许开悟见性,只在刹那之间。
波斯匿王是中印度的一个国王,与佛陀同时代的人,崇信佛法,为佛教僧团的大护法。在楞严法会上,波斯匿王向佛陀提出了一个有关生老病死的问题。
01变化迁流的肉身我以前听迦旃延这些外道们说:人的这个生命,死后就完全灭亡断绝了,这样就叫做“涅槃”。我现在听佛讲解何为真心自性的道理,感到非常困惑。到底如何才能够证明这个真心自性,的确是不生不灭的呢?我想初学佛法者,一定也很希望知道这个真理。
佛说:“你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我来问你,你这个肉身,是像金刚一样常驻不朽,还是终将变坏呢?”国王回答:“我这个肉身已经在变坏了,将来也必然会有死去的一天。”佛说:“你还没有死,是怎么知道将来一定会死的?”国王说:“我虽然现在还没死,但自己观察,这个肉身时刻都在变坏,如火成灰,渐渐消灭,将来必会与世长辞。”
佛说:“大王,你现在的年龄已经衰老了,你的样貌和儿童之时相比有何变化?”国王回答:“我在儿童的时期,皮肤细嫩光润,一点皱纹也没有,后来慢慢长成大人,血气充满。现在老了,样子憔悴,精神也不济,发白面皱,距离死期恐怕也不太远,哪里能和少年时相比呢?”
佛说:“这种衰老的变化,不是短时间就有的吧?”国王说:“是的!变化是在暗中不知不觉推移的,随着岁月迁流,慢慢变老。二十岁时,虽然还算少年,其实和十岁时相比已经算是老了;三十岁时,又比二十老了更多;现在我六十二岁了,回忆五十岁的时候,比现在还是强壮得多。这种变化,不是每年每月的在变,实在就是每分每秒,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从没有停止的在变化,将来必然会有死去的一天。”
02变坏中的不变佛说:“你看到衰老的无常变化,领悟到生命必然会变坏终结。但在变坏的过程中,你知道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存在吗?”国王回答不知。
佛说:“今天就来告诉你这个不变的本性。大王,你几岁开始见到恒河水?”国王说:“三岁时,跟着母亲去祭天,经过恒河时看见的。”佛说:“你刚才说,二十岁时老于十岁,直到如今六十,岁月变化,从未停止。但是你三岁时见到恒河的水,和二十岁时见到恒河的水,有什么变化吗?”国王说:“没有变化,恒河水还是恒河水,就算现在六十二岁了,见到的恒河水也没有变化。”
佛说:“你现在感伤发白面皱,形容衰老,和儿童时期相比等于换过了一个肉身。但是你能看见河水的这个“能见的本性”,有三岁和六十二岁的衰老变化吗?你的肉身虽然在变坏,但这个能见的“见精本性”,并未变坏啊。会变化,有生有灭的东西,当然会变坏;那个从不变化的,当然也就不生不灭,不随岁月变迁,也没有什么生死了。你为什么用那些外道断灭的观念,认为这个生命死后便一切完全消灭了呢?”
国王和大众听说此言,都踊跃欢喜,得未曾有。明白了这个生命虽然轮回不息,而真正的本性并不随生死轮回变化,只不过是死于此而又生于彼。
03不可思议的真心自性故事讲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闭上眼睛,回忆自己一生发生过的种种事,从儿童到如今,电光火石一般的场景在脑海中掠过。不论你生命中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但是你儿童时看到的场景,和你此时此刻正在经历的场景,这个能够看见的本性,是不是从来也没有变化过?可能你现在视力减退了,或者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了,但是变坏的只是肉身,那个能见的本性,依然是从没有半点变化的。
从这个角度,就能从人生无常变化的“假”中,慢慢契入到恒常不变的“真”中,逐渐接近“见性明心”的境界。如此去妄归真,在“真”的状态下越来越持久坚定,你会慢慢发现人生的一切经历,宛如在看一场无比真实的全息电影,一幕幕画面场景闪过,悲欢离合,直到曲终落幕,电影结束,但正在看电影的“你”还是“你”,等待你的,只是下一场电影而已。只是真正的“你”在电影中全情投入过深,忘记了自己是在看电影,以为电影给你的感受就是正在经历的真正苦乐人生。而佛法的作用,就是把沉浸在电影里的你唤醒出来,让你明白,“你”还是“你”,你能够看电影,只不过是因为你有能够看见的“见”性——也是真心自性的作用而已。
众生同一真性,天地同根,万物同体。所以佛在《楞严经》中说:普通人不会相信山河大地,甚至宇宙星辰,无边无际的虚空,都只是自己妙明真心的产物。因为你不会相信,宇宙都在真心之中,心量的广大,实在是太不可思议,而我们只把自己这个小小身心的感受妄想,见闻觉知,当成了是真实,就像是把浩瀚无垠大海上的一朵浪花中的小小水泡,当成了是整个大海。所以佛说众生真是太颠倒,太可怜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