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佛学

十七、实践八正道

来源: 点击数: 时间2020-12-11 11:42:49

  向来说:大乘重于般若,小乘重于正见。因为大乘能随于般若而行,可得到解脱,小乘能依正见而行,也可得到解脱。由此小乘人要修三十七道品的最后道品---八正道。八正道首为正见,正见即是行正道的眼目,有了正见,就不会妄修瞎行,徒劳无功。

  说到八正道,非仅限于小乘人修八正道,因为八正道有世间和出世间两方面:依世间的八正道去实践,将可成为善人君子,依出世间的八正道去实践,将可获得生命的解脱,也即是小乘的最高果位,名为阿罗汉。

八正道第一是正见

  即正确的知见,由闻四谛理,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苦、空、无常,是无一法能独立存在,也无一法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明了这短促人生,要保持纯洁善良,不纵我役物,随流恶染,速把偏执的思想,改正过来,步入正见。印顺法师的佛学概论说:“正见,最先是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可知正见是要多闻佛法,根据佛法的真理,分别邪正,信善恶因果,三世业报等法理。不论任何佛教徒,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修慧断邪,培养正确的正见,这是进德修善的根本。

八正道第二是正思惟

  又译为正欲、正志等。正思惟是化正见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实现行动。是要深密思考,所谓三思而后行。为什么又名正欲?因欲有善不善,不善欲是私心,有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等烦恼;善欲是大公无私(离六根本烦恼)的欲,即正欲,换句话说,正欲是正当欲望的理想,凡人应该有此正欲理想,依着目标去做。唯事先须正确思考,精密计划,立定意向,才能实践理想,做到成功。至于正思惟又名正志,如经所云:“正志是分别、自决、意解、数计、立意。”这是说明正志的意思。也即正思惟、正欲、正志异名而同一义为纯正的思想。凡能实践正思惟的,就不致造出身口意三恶业,免陷于烦恼苦缚。

八正道第三是正语

  即语言要端正。言语是心声,由内心而表现于外。内心不正,则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便如刀剑刺入心胸,令人难堪,弄出祸串。要实践正语,便戒止口四恶业,说话真诚,纯洁有礼,言辞合于事理。

八正道第四是正业

  即正当的行业,在家佛徒为了维持生活,人人都要有职业,但若犯杀盗淫妄的职业,就是不正业。如偷窃抢夺他人财物,为维持自己的生活,此乃罪大恶极。或卖毒赌博,妓馆邪淫,骗取财物,都是不正业。要实践正业,诸如教育文化机关之职工、商店的职务、医院的护士或设办不犯杀戒的事业,都是正业,均为自利利人的善业。唯佛制出家僧尼是以修持佛法,弘法利生为正业。那些高僧大德,把佛教真理,教化大众,消除他们的苦恼,正像医生给药为病人治病。世间的医生,只会治身病,而高僧大德是用佛陀的法药,为大众治理烦恼的心病。

八正道第五是正命

  即是保持圣洁的生命,要以合法生活的正业来维持此生命。不可受人非法的贿赂,以那非法贿赂的金钱来维持生活,使生命被污染不净。这也是说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

  八正道第六是正精进

  即是离恶向善,勇猛精进的努力,叫做正精进。不论修哪一正道,精进,如果不精进,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故必须具有勇往直前的大精进毅力,制止一切恶行,进修一切善行。

八正道第七是正念

  即不生邪念,忆念正道。《遗教经》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就是说正念要坚固,才能抵抗外境物欲的诱惑,倘然在五欲混浊的环境中,仍不为它所染污。正念是要精进修持,方不使思想有不正念头。

八正道第八是正定

  即一心专注,不向外驰散,到达了无漏定,便可解脱自在。故小乘人摄心为戒,由戒生定,从定发慧,以达到目的证悟无生果位,是要在八正道最后的正定上用功。

  佛陀开示实践的八正道,已具备戒定慧三学的次弟增进。如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戒学;正念、正定,就是定学;正见、正思惟,就是慧学。而以正精进为策励戒定慧三学的完成。八正道为圣者解脱的正轨,要求解脱,必须循着此八正道实践力行。至于在家佛徒,如能实践八正道,也可以净化自己,推进而净化社会,使大众行正道,成为善的、安乐的、幸福的人生社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