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不求回报,才是真心纯粹的慈悲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人,他们帮助了别人后,总是感觉有恩于他人,常有一种优越感在心中,并且遇到了事情之后总是希望别人会回报于自己。这样的人帮助别人并非出于慈悲,而是纯粹希望得到回报。
这种施恩图报心里的存在,成了这样的局面:自己帮助了别人,不但没有使人际关系有所增进,反而引起了他人的反感,使得原本非常美好的情感交流变了味道。
其实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如果我们可以及时伸手援助,不求取回报,反而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更多回馈,上天是公平的,只要你一心向善,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偿还。
相传古时有兄弟二人,皆爱佛道,立志远游以求得良师以助修行,但无奈双亲年迈,家中还有动年弟弟妹妹,兄长则有病妻弱子,所以二人虽然有大志,却一直未能远行。
那一日,高僧路过,恰好留宿于二人家中,兄弟二人想要拜其为师,随高僧远行,但高僧看他家中难处无数,便问道:“你二人随我远去,家中诸事如何处置?尘缘未了,贫僧无法接纳。十年之后我会再来,到时再看你二人修行如何。”高僧飘然而去。
兄长听完高僧言语,下定决心,一脸坦然:“舍得,值得,有舍才有得,我愿离家修行。”弟弟却看着家中泪流满面的父母与弟妹、长嫂,一脸不舍。于是兄长手持经书决绝而去
十年后,兄长回家等待高僧,十年修行使他略有仙风道骨的神韵,口中不断地念通经书,而弟弟早已变成了一行动迟级的苍老之人。
高僧信守承诺,如期而至,问二人十年之间有何收获?
兄长言道:“十年之内弟子游历无数大好河山,拜过无数高僧庙宇,背诵无数佛家经典,感慨无数。”
弟弟黯然道:“十年之间我将年迈父母送终,照料年幼弟妹成家,四处寻病使病嫂得以康复,求得良师使幼侄得以受教。但早已将所爱经书放下,恐与大师此生无缘。”
高僧微笑,将弟弟收为徒弟。兄长不服,追问原因。高值道:我佛慈悲,无不度之人。但你狠心弃老父幼儿,家人尚且无爱,何普度众生?舍本逐末,终于佛家无缘。施主自去修行吧。兄长听后,只得黯然地看着高僧携弟弟远走。
人世间只有大智慧的人才懂得“无求而自得”的道理,一个人如果能得到施而不求回报,他就远远地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境界。
故事中的弟弟为了帮助自己的家人走出因境,放弃了修行,却也最终达成心愿。他助人却不求回报,在无意之中使自己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这不能不说是佛家讲求的机缘,助了他人往往就是在帮助自己,如果每一个施恩者都有这种思想境界,见人有难,慷慨解囊,施出援手;出手事后不管受助者有无回报之举,都能心安理得,无怨无悔,这样才能广积众德,后日必将受益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