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

中医药赋能基层医疗 尽全力守护群众健康

来源: 点击数: 时间2024-06-14 07:45:49

  图为金家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房工作人员正在配中药。

  图为金家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中医师黄军为患者进行针刺治疗。

  2024年以来,花山区全面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规范中医药诊疗行为,积极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 促进全面发展

  高位推动强部署。花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将中医药工作纳入《花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机构改革要求,区卫生健康委加挂区中医药管理局牌子,出台《花山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实施方案》。激励保障抓落实。强化政策支持和人才引进力度,3年来通过事业单位招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途径,新增中医类医师5人。不断优化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通过放宽中医医师职称晋升条件、鼓励高年资中医师带徒。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累计投入9000余万元,支持基层设施、项目建设。创新发展促融合。切实将中医药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一体,霍里街道苏李村通过艾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发展,有力带动全区中药材产业,激发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动能。

  强化体系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

  推动合作共建。2009年以来,花山区与市中医院共建桃源、金家庄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市中医院专科联盟,通过人员进修培训、专家坐诊等形式持续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达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达23%,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达100%。筑牢基层网络。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超过50%,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或乡村医生。近3年来,全区省级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1人、有专长人员20人、中医馆骨干人才9人、西学中36人,参加省、市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超200人次。宣传培育助推广。发放《中医适宜技术分类手册》《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约2万册,编制、印发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预防等健康教育中医处方约20万张。桃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角建设。

  强化监督考核 提升服务能力

  提升诊疗服务能力。花山区积极探索“一中心、一特色”服务模式,金家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国家首批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基层培训基地,承担花山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职责,推广各类中医药适宜技术20项,培训200余人次。桃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推进范绍荣、鲁静、胡书凯等名中医工作室建设,以“师承”模式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塘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对接长三角优质资源,引进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刘红权主任中医师团队,建立中医药传承工作站。霍里卫生院成立马鞍山市唯一尘肺病康复站。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推进中医治未病,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中医适宜技术防治。推广一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将中医药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孕产妇及儿童健康保健、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结核病管理等工作,优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在全区开展中医(专长)医师依法执业、三伏贴、中药处方等专项执法行动,以日常检查为抓手,严肃查处中医医疗机构违法问题,进一步规范机构依法执业依法行医的法律意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我和病魔是朋友》已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