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教育部:将在高校普及金融知识和财商教育,助学生避开不良校园贷

来源: 点击数: 时间2021-03-27 10:25:28

  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当前正值春季学期开学,为避免不良校园贷款趁虚而入,3月24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表示,将在高校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财商”教育;同时,他也建议大学生擦亮眼睛,认清不良校园贷真面目。

  近日,银保监会、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等。

  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财商”教育

  据悉,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进行诱导性营销,发放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贷款,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社会影响恶劣。

  《通知》下发后,教育部表示,将重点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督促指导各高校结合新生入学教育、日常思政教育、安全知识竞赛、金融知识进校园等工作,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财商”教育。

  针对一些网贷平台打着“零利率、低门槛、低成本”的幌子,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牟取暴利等问题,郭鹏提醒大学生擦亮眼睛,认清不良校园贷真面目,“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诱惑,请学生们理性思考,正确判断,自觉远离不良校园贷的虚假宣传。”

  同时郭鹏倡议,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大学生应以学业为主,在生活中坚持勤俭节约,不攀比,不盲从,适度、理性消费。”

  中国银行总行消费金融部副总经理赵勇建议,大学生多了解金融、财务知识,学会辨别不良校园贷中隐藏的高利贷手段和风险。

  完善和落实大学生资助政策

  完善和落实大学生资助政策也成为教育部接下来重点开展的工作之一。

  郭鹏表示,要落实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等保障性需求。“高校要完善特殊困难救助机制,设立专项资助资金,对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的学生进行紧急救助,解决学生的临时性、紧急性资金需求。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学生开展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满足学生发展性需求。”

  郭鹏指出,如果学生需要的是助学贷款,可以及时和学校联系,向校园所在地申请贷款,也可以跟学生生源地联系,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基本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

  另外,在大学新生报到现场,高校都开通了绿色通道,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或者其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高校学生还可以按照规定程序申请享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等。

  对于还有其他生活必要消费等贷款需求的同学,郭鹏提示,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之前一定要跟家长沟通、跟学校老师汇报,让家长和老师帮忙把关。

  如果学生已深陷不良校园贷,郭鹏建议,第一时间跟家长沟通,共同商议,共同偿还;同时尽快向学校反映,学校也要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反映问题,提供线索。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薛京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