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你在河南这么久,吃过几道唐宫夜宴?

来源: 点击数: 时间2021-02-28 10:25:13

  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火了,身着唐代衣裙的古代小姐姐们活泼俏皮,仿佛从千年之前走了过来。与此同时,也带的汉服、唐文化景区火了一把。

  贯穿大唐盛世的,是以陪都洛阳为标志的中原文化。河南留下了不少唐朝的印记,比如唐三彩的重要窑口就在河南,最爱洛阳的女王武则天亲指河南不少特产成为宫廷贡品,唐朝人更是也爱吃野菜和零食,这些来自千年之前的礼物,还不来尝尝?

  照照| © 撰文

  内奥米| © 版式

  唐宫夜宴带火了国潮

  中国人心中的盛世延续至今

  前两天,豫记的小伙伴探访河南博物院的时候,正好碰见了正在录制节目的唐宫夜宴那14位小姐姐们。

  越来越多的信息透露出,她们即将在河南省元宵节晚会上上演有趣的《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

  尘封的乐舞图、凝固的乐舞俑……当乐声响起,这些本该沉睡在博物馆玻璃展柜里的国宝,仿佛穿过博物馆来到宫殿。

  说起唐朝,龙门石窟景区宣布,在元宵节凡着汉服的游客,均可免费体验夜游龙门项目,还可免费领取宫灯一个。

  新国潮,又一次因为《唐宫夜宴》这个节目,达到了高潮。

  我看不少小姐姐在穿唐朝衣裙的时候,还都挽着唐朝的发髻,甚至考究的,还都在脸上画上唐朝时兴的妆容。

  唐朝,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盛世。

  他可是给现代人带来了不少的“礼物”呢。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唐代的瓷器,唐三彩。

  佳士得、苏富比先后拍卖的一批隋唐时期陶瓷精品里,有一对三彩陶马,拍了4197000美元。

这对马儿

  本想着,这样的陶瓷精品,只有汝窑钧窑此种窑口才烧的出,没想到,这所有的陶瓷作品竟都来自河南一个如今鲜有人知的窑口——巩县窑。

  巩县窑是唐朝时重要的窑口,窑址在巩县(即今巩义市),是已发现的烧造唐三彩的最主要窑址。

  巩县窑除了唐三彩,烧制的瓷器品种多样,特别是白瓷,十分精美,其中有一部分还曾是贡品。

  当然,不止唐三彩,唐朝在喝茶上也不含糊。

  唐朝的茶跟现在的茶完全不同。他们喝的茶,是茶粉煮成糊糊,又加上薄荷橘皮盐葱姜的“糊辣汤”。

  但唐朝陆羽所专注的茶事,却流传了下来。

  他曾经考察淮南的茶,并且把淮南茶光州(今信阳市潢川县)列为上,义阳(今信阳)为次。

  也就是说,潢川的茶比信阳茶还要好。

  吃喝玩乐,唐朝都给河南带来了各种延续至今的礼物。

  女王爱吃哪几种面条?

  说起唐朝的礼物,武则天绝对是带货河南特产第一女王。

  比如,咱们现在吃的捞面条子,其实前身是唐代人爱吃的“冷淘。”

  武则天进宫之前跟青梅竹马的爱人到面馆吃面,当天很热,她突发奇想跟店铺老板一起研制出了“冷淘”,那天还是武则天的生日。当了女皇后,她很怀念当时的情景,每到过生日就让御厨做“冷淘”,这个习惯一直到她驾崩都没有变过。

  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无从考证,但“冷淘”的确是唐代的时候诞生的,当时称为“槐叶冷淘”,是夏天消暑的美食。

  其实“冷淘”就是面条捞出来过凉水,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荆芥,反正蒜瓣是有,唐朝人超级爱吃蒜。

唐朝没有番茄

  女王大人还喜欢今天河南潢川的一种空心挂面。

  唐朝那会儿,潢川叫“光州”,《光州志》上有说当时那里生产一种挂面,是宫廷的贡品,有“风销华夏,夺魁九州”之说,被称为“光州魁面”。

  女王登基一百天的时候举行盛大庆典。

  为了充分展示她的吃货本质,她往往是想一出是一出。脑袋一热就给光州刺史下了一道旨:“往年光州进贡的挂面都是实心的,如今已改朝换代,三个月内要为朕作出空心挂面,以备百日盛典食用。”

  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刺史大人真找人做出来了,女王端着碗,只见半通透的面条根根细如发丝,吃一口,简直了,脱口赞道:“光州挂面,实乃面中之魁也!”然后,光州挂面就有了“魁面”的称号。

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直至现在,潢川的空心挂面也很有名,纯手工制作,细到可以穿针而过,面条中间还是空心的,能当吸管在水里吹泡泡。已经载入《中国名食录》,2013年还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此外,它还被列入信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光州留下的不止有空心挂面。

  还有老鳖。

  在信阳吃老鳖,不稀罕,却是一大享受。

  哪家的宴席稍微有点儿档次的,都得有道老鳖压桌子;信阳人请你吃饭,要是有老鳖,那你在他心里绝对不是普通人;信阳人家里,长辈亲戚还能用老鳖表达偏爱,恁孩儿来了吃老鳖,他孩儿来了吃排骨。

  光州志记载,唐朝就有“光州马蹄鳖压断街”的说法,清代,光州有专门儿的人为皇室捉老鳖做菜吃,作为光州三绝之一的马蹄鳖也是当时宫廷的贡品。

  不知道,则天女王喜不喜欢吃老鳖。

  哪些被搞成了贡品?

  黄桑们真的很擅长把地方特产搞成贡品。

  坻坞是渑池县城东北仁村乡的两个行政村,分南坻坞和北坻坞。

  坻坞贡米是小米,相传,唐贞元十六年,德宗皇帝偶尔品尝了当地供奉的小米,正所谓吃人的嘴短,于是,皇帝说了,这么好的米,搞成贡米多好啊!

  然后,过了九百来年,乾隆皇帝也来凑热闹,我去,这么好吃的米,贡米贡米,必须贡米!于是,坻坞的小米便成了贡米。

  朱仙镇,扬名早就在明清航运发达之前。

  一块几厘米见方、仅重15克的豆腐干就是关键。

  这块小豆腐干,要经过十煮十晒。

  卤煮的卤汤也很讲究。

  大、小茴香、丁香、陈皮、豆蔻、砂仁、良姜等十几种香料共同组成的卤汤造就了朱仙镇香干丰富的味觉层次;经过阳光、微风的烹调,豆腐干不断发酵,最终形成朱仙镇五香豆腐干的精气神。

  这样的好东西,自然瞒不过宫里人的嘴巴,唐朝时,朱仙镇的五香豆腐干成为贡品。

  春天来了,不光是河南人喜欢吃野菜,唐朝人也喜欢。

  上面提到的德宗皇帝就曾召集群臣吃马齿羹,而马齿羹就是用野生马齿苋烹制的食物。

  害,马齿苋,哪个河南人没吃过呢。

  高力士,对,就是给李白脱靴的那个高力士,其实人家的文采特别好的。

  他曾经在杨贵妃事件后被流放巫州(今湖南怀化市),看到山谷多荠菜而此地人不吃,就很感慨,用诗寄意:“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

  可见中原人真喜欢荠菜,但南方人似乎不喜欢。

  不知道,唐朝人喜不喜欢荠荠菜煎饼和荠荠菜饺子,毕竟煎饼和饺子在唐朝都有。

  前阵子我们办公室还团购了登封芥菜丝。

登封芥菜丝

  配上焦盖烧饼,绝了。

  其实登封芥菜丝也跟唐朝有关系。

  据野史传说,唐朝太宗李世民避难少林寺时曾经食此菜并赞叹不已。

  嗯,我第一次吃芥菜丝的时候,也跟世民桑的感受一样。清爽,微辣,停不下来。

  武则天游嵩山时,在石淙河伤风了。吃了芥菜丝,病情好很多,随即女王大手一挥将登封芥菜丝列为御用药膳。

  据说,为强身健体,历代少林习武之人,每日早餐必备此菜,沿袭至今。

  估计是因为芥菜丝那种微辣,吃了出汗的特性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