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骂她有病,反而让她松了口气
挖酱最近在补综艺节目《跟你去你家可以吗》,结果看到了一个日版“北大还行”的女学霸,受到了智商暴击。
不能一个人难过,必须分享给大家。
暴击之前,还是先和大家说说节目流程。
《跟你去你家可以吗》的摄影师会到东京各个地方,随机找素人采访,问能不能以代付打的费的方法,跟拍到他们家。
别以为普通人的生活就是朴实无华且枯燥,节目组既能遇见鼻祖级啃老网红,随手就挖个社会版大新闻一亿豪宅住成垃圾场,花光遗产就去死,鼻祖级啃老族网红现在怎么样了?
又能掉落外柔内刚,被人diss也要坚持自己衣品的昭和萌妹,传送门在此在家不能穿裙子,披着头发就被骂,逃离女德班后又被diss是土味奇葩老阿姨…,是个充满了奇人奇遇的宝藏节目。
这次他们跑到了驹场东大前站,看名字就知道,这里是东京大学的地界,学神遍地走无疑。
这不,节目组就遇到一个答应被跟拍的学霸,东大文科三类的理惠。
妹子今年21岁,家就在地铁站附近不到10分钟的距离。
节目组碰到她的时候,她刚从K歌房回来。
不过她不是去唱歌放松,而是租他们的单间自习。
大家抢麦吼歌的地方,她拿来做作业,能考上东大是有理由的
不过进了她的家门后,也能初步理解她为什么要出去自习。
因为家里乱得像个大型垃圾场。
光是看到单间里的通道,没有一块是空的,连怎么下jio都是个问题。
要上床大概只能直接从门口翻筋斗跳到床上?
书桌已经被各种杂物霸占了,要学习的话,还得先把它们全拿走,才勉强够放个平板。
可理惠居然笑嘻嘻地说,这个凌乱程度,已经是她努力过的结果。
迷惑之中,网友们竟然还有一丝丝好奇,留言说如果给她自由发挥,她能弄得多乱。
随后理惠解释道,其实她得了ADHD,也就是俗称“多动症”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因为这个病,她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事情做到一半就跑神,所以她喜欢把东西都堆在视线范围内,一看到就马上做,比如洗好的衣服要放在眼前,如果太远的话,就没有洗东西的动力。
而且ADHD患者的字典里没有规律、条理这些概念,所以东西一多起来,把家堆得像垃圾堆一样乱糟糟,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
说到“多动症”,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坐不住、喜欢到处跑的熊孩子。
实际上ADHD的症状不限于身体多动,更多的是思维跳脱,经常手里做着事件A,突然就会丢下,跑去做事件B。
理惠就活体演绎了什么是多动症,她到家时说收拾下房子再让摄影师进门,于是手边的雪糕被她随便扔在地上,开始收拾房间。
到给摄影师介绍冰箱时,她才想起雪糕还躺在地上,快要融了。
别看她现在很从容地介绍自己的病,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都考进东京大学了,她都不知道自己有病。
当她因为病发坐不住,不得不请假早退时,她都还给自己打补丁,觉得很多人都不喜欢上学,自己还是正常的。
实际上,她在高中时就是因为不读书,成绩又特别好,而被同学集体孤立,黑她是病毒源。
好在理惠自己争气,既然听不进老师的话,那就一个人看参考书自学。
没办法长时间坐着看书,那就躺着看书、倒挂看书,怎样舒服怎样来。
记忆不好,背不住历史知识里的时间数字,考不上世界排名196位的早稻田大学。
那就选择考题更适合自己,而且世界排名高了一大截的22位东京大学。
于是,这个ADHD妹子考上东大的励志故事,迎来了“北大还行”的日版结局。
挖酱流着柠檬味的泪水,和大家干下这碗心灵鸡汤。
可惜上了东大之后,理惠的美强惨剧本还没演完。
因为经常有小动作,她又被社团前辈diss没礼貌。
后来了解到ADHD的信息,跑去做检查,结果发现真的得病了。
不过确认自己“有病”后,理惠反而松了一口气。
因为她终于解开心结,明白自己做得不好时,不是因为她“比别人懒”、“没别人那么聪明”,而是因为疾病影响了她。
从此,她也不强迫自己过“正常人的生活”,而是研究自己的行动路线,找到适合的摆放方法,让家乱得方便,乱出风采。
现在除了肝学业,她还副修心理学,希望从患者的角度研究这个病,改善其他ADHD孩子的生活。
不得不说,理惠这样正视疾病,还能推己及人,为了帮助同类们而努力,妥妥的正能量学霸。
同时也得夸夸节目组,让大家也对ADHD患者有了更多的了解。
就连摄影师在开始时,也对ADHD有刻板印象,觉得这个病的人读不好书。
但是看到理惠这样思路清晰,也没有说着说着就到处乱跑,就可以知道,对这个病的某些滤镜得摘掉了。
当然ADHD不是小孩子才会有的病,而是可能持续到成年。
美国滚圈的魔力红(Maroon 5)主唱“骚当”亚当·莱文(Adam Levine)就在小时候被诊断过ADHD,然而这个病不好治,到现在还会时不时出现。
体育圈的菲尔普斯也是ADHD患者,就是那个一口气拿了8块金牌,还带火了拔火罐的米国运动员。
他小时候就是因为好动,被他妈妈抓去学游泳,让他动个够。
即使像他这样高强度训练,还是有专家认为,ADHD只是被他压制住,而不是得到了根治。
可见要治好这个病,还有很多的研究要做,很长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有人看到这些名人和学霸都有ADHD后,觉得这是“天才病”,恨不得自己都能得一下,提升下智商。
不过早就有专家辟谣,这个病与智商并无直接关联,智商高或低都有可能患ADHD。
所以“多动症患者的人都很聪明”的想法是一种偏见。
因为ADHD而出现自闭、智力低下的人群也真实存在。
日本流传过一个暖心视频,就是一个妹子看医生后,发现自己有ADHD,于是摊牌和男友分手。
但男友也不离不弃,要陪着她好好治病。
不过任何疾病都不是金手指,帮病人逆风翻盘,真正逆天改命是患者自己,比如有的人努力拼事业,取得成就后就勇敢公开自己的病情,让这些冷门的病也得到关注。
骚当就是在做专辑的时候突然病发,差点导致作品难产。事后他就站出来给ADHD拍公益广告,呼吁公众关注。
既然它是一种病,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常见病还是冷门病,它都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
有人因为它,整天像自带震动模式一样,不动就浑身难受。
有人因为它,脑子整天跑火车,根本集中不了精神,好好工作和生活。
但是受了这么多苦,他们最大的要求和希望,也不过是大众能够相信,ADHD真的存在。
所以这里也呼吁美少女们,多多关注ADHD。全球有8%的儿童和2%的成年人正在受到它的影响,我们身边的孩子、朋友或同事,可能正在承受着这个病。
而它又不是吃药就能治好的一个病,甚至有些药物会有副作用,不适合用药解决。
反倒是身边人给予耐心,一起想办法把生活和工作变得更有条理,才是更有可持续性的治疗手段。
一个ADHD病人兼项目负责人曾经说过,我们大家都是靠观察和学习周围的人,来了解怎样使用自己的身体。
但是ADHD患者本人很难集中精神,做事没有规律,久而久之,患者会觉得自己“不正常”、不如普通人。
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不过是多一点肯定,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特别的,都有属于自己的美,给他们多一点信心。
也许我们没有办法亲身参与研究,但是对知识心存敬畏,对病人保持尊重和理解,人与人之间保持大爱,我们就能温暖彼此,减轻很多心灵上的痛苦,让大家都过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