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天污染半个太平洋!日本将核废水排放入海,后果太可怕了!
在2011年3月11日,一场大地震袭击日本。根据当时的数据显示,大地震发生的时候,震级达到9级,巨大的海啸也随之而来,日本东北部的多个县遭到了毁灭性破坏,同时,祸不单行,另一次可怕的灾难也悄然而至。
日本或将核废水排放入海
伴随着日本福岛县被毁掉,世界最大核电站——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可怕的核泄漏事故,在经过多日的评估后,福岛第一核电站被永久性关闭。
不过,这场灾难一直到今天仍然在持续着,因为核电站关闭后,核反应还是需要不断冷却的,大量的海水被抽取用来冷却核反应堆,于是,大量核废水也随之产生。
在过去的9年多时间里,福岛核电站为了冷却核反应堆所产生的核废水,已经达到了120万吨,大约在2022年9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核废水储存装置,就会被彻底填满,那么,这些核废水该如何处理呢?
前段时间,日本媒体报道了一个匪夷所思,或者更加准确一点是“耸人听闻”的事情:日本想要将这120万吨的核废水排放到海洋之中。
当消息公开后,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要知道,核废水进入海洋,就导致大量放射性元素入海,不仅会破坏海洋中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对海洋生物造成无法预估的影响,对此,很多网友都在称日本是在“喂养现实版哥斯拉”。
57天污染半个太平洋
来自德国的一家科研机构,在得知这个可怕的消息后,立刻进行了评估,表示若日本真的将核废水排放到海洋之中,只需要57天,半个太平洋就会就被污染,之后最多3年,环太平洋的所有国家都不能幸免。
当然,若海洋生物真的因为这些放射性元素而发生变异,最终伴随着人类的渔业捕捞,体内含有放射性元素的海洋生物上了人类的餐桌,那么,最终经过一轮生态链循环后,人类也会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不过,虽然世界上多个国家都立刻站出来反对,但是日本方面还是考虑将核废水的排放进行下去,并且将在近日做出正式决定。
同时,日本方面竟然还表示,虽然将120万吨的核废水排放到海洋之中,但是并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让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因为他们会在核废水排放之前,将核废水全部稀释掉,从而消除其中的放射性元素。
不过,研究者也表示,即使将核废水稀释,也不可能彻底消除放射性元素,也就是说,一旦这120万吨核废水入海,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枚不定时炸弹,因为它可能产生的后果是无法预估的,会不会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谁也说不好。
日本可能疯了,就连日本民众也普遍表示反对,大家觉得日本这么做有何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