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白酒院士”为何引争议?经济日报:院士评选应尽量避免钱权干扰

来源: 点击数: 时间2021-02-19 14:04:11

  原标题:“白酒院士”为何引争议

  佘惠敏

  如果说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那“院士”无疑是我国科技人才资源配置的“航向标”。在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今天,有限的院士名额应该更多地向“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专家倾斜,应当授予真正在科技领域默默耕耘且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

  近日,多个推荐单位公布了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拟推荐名单。其中,茅台集团总工程师被推荐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有人说,这是“酱香型科技”;有人建议,“老干妈也来个院士”;还有人说,此事“杀伤力不大,侮辱力极强”。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10年前的“烟草院士”。“烟草院士”“白酒院士”二者的引人争议之处,其实如出一辙。

  2011年,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研究员谢剑平,作为研究“降焦减害”的烟草化学专家,在历经了4年3次提名后终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在当时引起了激烈讨论。反对者主要有三条反对意见:一是质疑技术含量,二是吸烟有害健康,三是烟草公司是利税大户、存在“商业入侵科学”之嫌。此事最终结果如何呢?烟草院士虽然争议甚大,但已当选的院士并未撤销,不过中国工程院表示,今后不再受理烟草科技领域候选人提名和推荐。

  现在,“白酒院士”候选人引发的主要反对意见,其实也是上述三条,质疑技术含量、酒精有害健康、白酒行业也因利税丰厚而存在“商业入侵科学”之嫌。

  这并不是巧合。烟草院士、白酒院士都来自同一个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这种与大众生活十分贴近的传统专业,自然容易招致大众对其科学性的质疑。毕竟,人人都能对食品点评几句,但看到卫星、火箭、超级计算这类科技新闻,大部分人都只会喊“666”并点赞。

  从这个角度说,研究卫星可以评院士,研究食品、白酒为何就不能评院士呢?不能搞专业歧视嘛!

  但笔者还是认为,白酒专业的人进入院士候选也就算了,还别真的当选院士,因为那样实在不妥!毕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导向问题。

  一是入选两院院士是一项崇高荣誉,对学术风气和社会风尚都有极大影响。院士是我国科技界最高学术荣誉称号,被推荐者基本都是对推动国家和社会科技进步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如果说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那“院士”无疑是我国科技人才资源配置的“航向标”。在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今天,有限的院士名额应该更多地向“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专家倾斜,应当授予真正在科技领域默默耕耘且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虽然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白酒行业也是纳税大户,但人们显然更希望其他利国利民的科技领域得到激励与扶持。

  二是院士评选应尽量避免金钱和权力的干扰。过去一段时间,个别有头衔的党政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当选院士,曾引起过普遍质疑,被认为挤占了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发展空间,有“鸠占鹊巢”之嫌。2014年的两院院士大会,曾修改相关章程,强调坚持和突出院士增选的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扰。自那以后,党政干部当选院士被遏制。同理,如果财大气粗的企业意图推动培养其在院士领域的代言人,那极有可能造成新的不公平竞争,也需要警惕。

  当前,中国制造业和中国科技正面临着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的艰巨任务,我们支持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定位,希望院士评选为中国科技发展树立良好导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