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情感

和在意的人保持联系

来源: 点击数: 时间2021-03-20 11:01:38

  原标题:没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失望

  作者:末那大叔

  第3次把钥匙弄丢后,佩佩换了个密码锁。

  佩佩是我的一位读者,26岁,毕业后在北京独居。

  然而昨天她又崩溃地告诉我:

  “换了密码锁才知道,它也会没有电。”

  在门外冻了一个多小时,开锁师傅来帮她打开了门;

  并且告诉她:下次再没电,去借个共享充电宝,智能锁可以充电的。

  但佩佩仍心有余悸,对“独居”这件事本身。

  民政部在2018年曾经做过一项数据调查:

  中国成年独居人口,已经超过7700万。

  预计2021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9200万人。

  “独居”这件事,从一个人的狂欢,逐渐成为了一群人的孤单。

  有人说:独居的日子,上厕所手机都不敢离身。

  有人说:半夜急性肠胃炎,几乎晕厥,陪着我的只有猫。

  在北京开锁的王师傅,更是见惯了这样的情况。

  每天他都能接到十多个开锁的订单:

  有的人被锁在厕所、厨房,打电话请他去开锁;

  有的人出门倒个垃圾、贴个春联,就被锁在了门外。

  更可怕的是,当独居遇上生病等意外状况;

  偌大的城市里,那种孤独感会铺天盖地的涌来。

  3月7日上午,安徽合肥的一个城中村,42岁的许先生在出租屋内去世。

  而发现他遗体的,是来抄水表的房东。

  一位租客说,当他们看到许先生的时候,他已经离世许久。

  长达一个月,那扇出租屋的房门紧闭着,无一人知晓他的离世。

  独居的生活确实是自由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生活给了你掌控权,也就伴随着相应的焦虑和风险:

  出门之后,总是担心门有没有锁好,煤气有没有关;

  收外卖和快递,总是让对方放在门口,隔一会儿才去取;

  有些独居女生,还会特地在门口放一双男生的鞋。

  我曾经去北京打拼的时候,也过了几年独居生活。

  回想起来家里必备的东西,除了手电筒、蜡烛,就是各种药品。

  头疼、发烧、拉肚子、烫伤这种事,从前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直到自己住才发现,所有的痛苦都被放大了200%。

  在瑞士,法律规定豚鼠、鱼、虎皮鹦鹉等动物,禁止被单养。

  因为它们是群居为生的,在孤独的环境下生长,等同于“虐待”。

  我想人类也是如此。

  身体上你可以独居,但精神上绝不能孤独;

  哪怕每天都是一个人起床入睡,也要有那么一个人;

  可以跟你互道“早安”、“晚安”。

  在某个意外时刻,ta可以成为你的紧急联系人,牵挂你问候你。

  哪怕你可以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但只要有这么一个人存在;

  你就不会成为一座孤岛,对不可预知的意外,也会多一份坦然。

  去年除夕夜,26岁的独居女孩洗澡时,被困在了厕所里。

  漫长的三十个小时后,一个素不相识的独居男孩救了她。

  他听到她早晨敲击水管的声音,帮她叫了开锁师傅。

  从浴室出来后,她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手机,想着“应该会有很多消息”。

  结果打开微信,除了拜年信息和广告、快递信息,没有一条问候。

  不得不承认,成年人的社交越来越“轻”了。

  微信收到消息,可以隔一两天再回;

  没有回复的消息,总觉得再发就是打扰;

  若非没有紧急的事,避免打电话或者语音。

  但“不想打扰”的结果,是很多话无人可说的落寞。

  独居女孩被困的结局,她把同事设置成了紧急联系人;

  那个帮助她开锁的男生,还送了他一个对讲机。

  我想这是比事件本身,还要值得我们铭记的东西:

  哪怕孤独是人生常态,人与人之间也可以互相温暖。

  如果你有独居的朋友,或者自己正在独居;

  可以在文末点个“在看”,告诉你在意的人:

  我不要你跟我“没事常联系”;

  我要你跟我“保持联系”,我们互相温暖,彼此惦记。

  忍受背井离乡的独居,是为了更为光明的未来,而不是孤独地苟活。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默默牵挂着你,如果曾经你们不常联系,那么现在开始,记得时常问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