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本身也是有力量的
原标题:50岁王琳公开谈性,要和男嘉宾出去“比划”:有欲望的女人,才活得爽!
作者:彬彬有理
不得不说,姐姐太让人上头了!
我说的不是《浪姐》里的姐姐,是离婚再恋爱的姐姐们。
闺蜜们应该知道,我很喜欢《怦然再心动》这个节目,已经分析过很多期了,但这一次还是想写。
因为王琳在节目里说了一句:“出去比划比划”。
天啊!姐姐们真的太勇了,这什么虎狼之词也敢在节目中公开说出来。
当时,节目里的几位姐姐一起住在一个小屋里,只有节目组安排的时候,才能出去约会。
所以,王琳对这一点表示了“不满”:
“好不容易有心动的感觉了,又把我们拉回来,都不让动手。”
问题是,约会的时候,全程都有摄像头跟踪,姐姐更“不满”了:
“天天让我们在这里聊男人,只许看不许动,现在都聊秃噜皮了,能不能放我们出去比划比划。”
其他几位姐姐还没反应过来呢,王琳又说:
“得比划,如果行就继续聊,要是不行那就算了。”
听到这句,姐姐们终于都懂了,于是纷纷笑着附和起来。
王子文说:“是啊,我们除了聊天,都不让干别的。”
张萌更是调侃:“不能停留在聊的层面上,就算聊得很明白了,比划不好也不行。”
不得不说,看惯了其他相亲节目中,小姑娘们害羞、矜持的样子,冷不丁看到这么直白的姐姐们,还挺惊喜的。
自古以来,女性的“欲望”都是被压抑的。人们爱的都是“玉女”,高高在上,洁白无瑕,别说欲望了,连人间烟火气都不沾。
而现在,“欲女”却开始逐渐形成气候,每个年龄段的女人都开始正视自己的欲望。
一直以来,无论书中还是影视剧中塑造的女性角色,都活在“男人的欲望”之下。
女主必须是没谈过恋爱的单纯傻白甜;
妈妈必须为了家庭付出一切、任劳任怨;
女神必须不爱钱财,偏要下嫁穷小子;
稍微有点欲望的女性角色,几乎都会被欲望吞噬,黑化成为反派。
虽然直到现在,大部分女人还生活在“男性凝视”之下,但依然无法阻挡女性欲望的觉醒。
相比贤妻良母,女人们越来越喜欢影视剧中的“欲女”角色:
《北京女子图鉴》中,陈可依一腔孤勇来到北京,不停跳槽、步步高升,只为有更好的生活。
《流金岁月》中的朱锁锁从不避讳用美貌换取福利,趁着送文件的机会想方设法和老板建立联系。
《送我上青云》中,盛男紧盯着刘光明的眼睛不加掩饰地说“我想跟你做爱”。
这些角色承载着女人们的“欲望”,也代替女人们宣告着改变。
而现实生活中,也有一部分女性真的实现了“欲望”,过上了理想生活:
女明星面对记者“你想要翻红吗”的提问,可以坦言:“当然想”。
基层女性王慧玲,敢于直言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呼吁男人尊重妻子的劳动。
56岁阿姨厌倦无性、无爱的婚姻后,可以“离家出走”,一个人开着房车到处旅游。
要爱、要钱、要性、要美丽、要事业、要自由……
有欲望的女人,恰恰因为勇敢“想要”,而活成了自己理想的样子。
但并不是所有女人,都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
有些女人始终无法走出限制,只能被迫放弃欲望,待在家里相夫教子。
于是,不甘心的她们开始把野心放在了“老公”和“孩子”身上。
老公发的年终奖没有别人多,她会忍不住抱怨丈夫不够努力,嫌弃丈夫没追求;
儿子在期末考试中没能拿到奖状,她会忍不住抱怨儿子不够聪明,批评他不认真学习;
她的生活看起来一片岁月静好,但生活中的很小一件事都会让她变得焦虑不安。
那些被压抑的野心和追求,那些想获得却没机会获得的价值感,她全都期待着老公和儿子帮她去实现。
就像《三十而已》中的顾佳,她有野心、有能力,凡事都想做到最好。
夫妻二人共同创办公司后,她本可以自己管理公司,发挥自己的经营才能。
但囿于世俗,她选择“退居二线”,把老公捧上公司董事长的位置。
可老公偏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而且心智很不成熟。
最后,顾佳身心俱疲,老公也不堪重负选择出轨。
我并不是把老公出轨的错误归咎到顾佳身上,只是觉得可惜。
优秀如顾佳,也会忘记:自己本身是有力量的。
女人并不是只能通过男人、通过孩子才能实现理想,靠自己反而更容易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