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正式涉足消费金融
来源: 点击数: 时间2021-04-01 11:11:26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同意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银消金”)将注册资本由12.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5.61亿元人民币。
《批复》还公布了杭银消金最新的股东结构。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依然为其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为35.14%;第二大股东变更为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3.34%。
天眼查显示,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是滴滴出行全资控股公司。本次杭银消金增资获批也意味着滴滴正式涉足消费金融牌照。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滴滴已经取得了支付、网络小贷、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保险代理等多张金融牌照。
对此,消费金融专家苏筱芮认为,消金牌照的含金量优于小贷,可以说,要打造完善的金融牌照体系,消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像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巨头都已先后获取消金牌照。
2020年11月和2021年1月,银保监会分别下发《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和《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监管原则和要求,加大了对消金公司的政策支持力度。
“去年以来,消金牌照批设进入了良好窗口期,支持消金公司补充资本、消金公司评级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也能够促进消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苏筱芮表示,“外部看,银行业等传统金融机构发力零售市场,和消金公司的业务产生直接竞争;内部看,巨头的陆续入场会使消金市场日趋饱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