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术

成都9月最大艺术盛会火爆来袭

来源: 点击数: 时间2020-09-14 10:29:38

  新消息!

  即将!马上!

  成都将迎来9月最大艺术盛会

  2020年9月20日

  “复·始——后传统艺术季”

  将登陆成都东郊记忆艺术区

“复·始——后传统艺术季”

  汇集了四大高光亮点

  ↓↓

  ◉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中国国家馆巡展(成都站)

  ◉工·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

  ◉ “人文艺术与城市创新”主题学术论坛

  ◉ 跨越全龄段艺术工作坊公共教育

  届时将呈现来自全国各地

  40多位艺术家的近120件作品

  联合餐饮娱乐、美妆时尚、

  建筑设计、城市文化的多元跨界

  双展并行,精彩纷呈!

  未来式沉浸互动体验

  国际顶尖当代艺术……

  等你打卡!

  第58届

  威尼斯双年展

  中国国家馆巡展(成都站)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巡展(成都站)

  以装置、新媒体作品为主,注重现场的互动

  呈现东方艺术在全球文化交流碰撞中焕发的崭新生命力

  科技作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推手

  为观众提供不同以往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艺术家陈琦《别处》

  ▼

  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静思冥想的空间情境

  被蛀虫蚕食的古书、穿透破碎纸张的光线

  让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

  享受“别处”的生活

陈琦作品《别处》(北京站),现场,©北京嘉德艺术中心

  艺术家费俊《睿·寻》

  ▼

  通过手机软件交互式体验感受作品

  让观众在获得视觉享受的同时

  参与到艺术作品中来,

  增强体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费俊作品《睿·寻》

  艺术家耿雪《金色之名》

  ▼

  这是一件影像装置作品

  影像开头呈现了一个黑白的世界

  故事的脉络暗示着人必须主动面对

  林林总总的问题和现实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耿雪作品《金色之名》

  何翔宇《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

  ▼

  是身体内部感知系统的外化体现

  在展览现场

  观者可以坐下来,触摸那些雕塑

  达成与艺术家触觉的共知

何翔宇作品《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

  工·在当代

  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

  如果说威双中国馆是未来式的沉浸与互动体验

  那么“工·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

  将给观众带来传统与当代的对抗与融合

“工·在当代”是国内工笔画领域

  学术水准最高、规模最大的展览IP

  旨在深入探讨工笔画艺术及其代表的内在精神

  在当代全球文化和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价值

  本次“工·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

  在西南首次亮相

  共邀请37位工笔画领域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参展

  徐累 《浮石》

  150×260cm 绢本2015

  ▼

徐华翎《花园1》

  绢本32x42cm 2019

  ▼

张见《山桃红》

  绢本117x182cm 2015

  ▼

王牧羽《溪·山》

  纸本水墨49x90cm 2019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