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9月最大艺术盛会火爆来袭
新消息!
即将!马上!
成都将迎来9月最大艺术盛会
2020年9月20日
“复·始——后传统艺术季”
将登陆成都东郊记忆艺术区
“复·始——后传统艺术季”
汇集了四大高光亮点
↓↓
◉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中国国家馆巡展(成都站)
◉工·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
◉ “人文艺术与城市创新”主题学术论坛
◉ 跨越全龄段艺术工作坊公共教育
届时将呈现来自全国各地
40多位艺术家的近120件作品
联合餐饮娱乐、美妆时尚、
建筑设计、城市文化的多元跨界
双展并行,精彩纷呈!
未来式沉浸互动体验
国际顶尖当代艺术……
等你打卡!
第58届
威尼斯双年展
中国国家馆巡展(成都站)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巡展(成都站)
以装置、新媒体作品为主,注重现场的互动
呈现东方艺术在全球文化交流碰撞中焕发的崭新生命力
科技作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推手
为观众提供不同以往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艺术家陈琦《别处》
▼
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静思冥想的空间情境
被蛀虫蚕食的古书、穿透破碎纸张的光线
让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
享受“别处”的生活
陈琦作品《别处》(北京站),现场,©北京嘉德艺术中心
艺术家费俊《睿·寻》
▼
通过手机软件交互式体验感受作品
让观众在获得视觉享受的同时
参与到艺术作品中来,
增强体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费俊作品《睿·寻》
艺术家耿雪《金色之名》
▼
这是一件影像装置作品
影像开头呈现了一个黑白的世界
故事的脉络暗示着人必须主动面对
林林总总的问题和现实
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耿雪作品《金色之名》
何翔宇《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
▼
是身体内部感知系统的外化体现
在展览现场
观者可以坐下来,触摸那些雕塑
达成与艺术家触觉的共知
何翔宇作品《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自己》
工·在当代
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
如果说威双中国馆是未来式的沉浸与互动体验
那么“工·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
将给观众带来传统与当代的对抗与融合
“工·在当代”是国内工笔画领域
学术水准最高、规模最大的展览IP
旨在深入探讨工笔画艺术及其代表的内在精神
在当代全球文化和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价值
本次“工·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
在西南首次亮相
共邀请37位工笔画领域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参展
徐累 《浮石》
150×260cm 绢本2015
▼
徐华翎《花园1》
绢本32x42cm 2019
▼
张见《山桃红》
绢本117x182cm 2015
▼
王牧羽《溪·山》
纸本水墨49x90cm 20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