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术

王羲之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却流落日本1300多年,日本却拒绝归还

来源: 点击数: 时间2020-11-13 10:54:53

琅琊王氏是中华民族一个大名鼎鼎的名门望族,先祖是西汉宰相王吉,《二十四史》记载,琅琊王氏从汉朝一直到清朝1700多年以来,出了600多位名人,其中有92个人是宰相,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个大家族里还出了一个著名的书法家,这个人即使东晋”书圣“王羲之。

学书法的初学者刚开始都学过”永字八法“用笔法则,”永“这个字将点、横、竖、钩、挑、撇、短撇、捺八种笔画都包含了,为楷书的笔法树立了法则,相传这个影响了后世的用笔法则就是王羲之创的。

王羲之有一天晚上练字练到深夜,突然有一个老神仙飘到他的房里,老神仙看了王羲之的字觉得字写得极好,忍不住赞赏起来,就在王羲之手上写下一个字,告诉他领悟这个字的秘诀将来会有用得到的地方,老神仙说完就走了,他给王羲之写的字就是”永“。

王羲之7岁跟随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临摹她的书法到12岁。12岁以前的王羲之一直以为跟着卫夫人能学到大本事,直到他看了李斯、蔡邕、张昶这些大书法家的书法才知道什么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以“草书之祖”张芝为榜样,希望以后能成为他这样的人。王羲之非常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将书法艺术推入高峰,与张芝、钟繇、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作品是《兰亭序》,米芾称这幅作品为”天下第一行书“,文章里21个”之“,每一个”之“都写得不一样,各逞美态。《兰亭序》问世之后,唐太宗对这篇书法作品成为了最大的粉丝,把它临摹成好几幅一样的,分给众大臣欣赏,死后还要把真迹带到昭陵殉葬,人们也就看不懂《兰亭序》真迹。

目前,王羲之唯一能看到的真假就要属《丧乱帖》,这是王羲之50岁的佳作。王羲之写《丧乱帖》时已经离开老家山东琅琊,却得知自己家里的祖坟在战乱中被人毁坏,他又不能赶回去修葺,心中感动苦闷就给朋友写了62字的《丧乱帖》。

他在《丧乱帖》里将自己的痛苦讲给朋友听,王羲之刚开始写的还是用行书,可到了后面内心的情绪越来越不满,行书变成了草书。

很遗憾的是,《丧乱帖》现在藏于日本三之丸尚藏馆,中国的书法作品为什么会到日本呢?这还要从唐朝开始说。唐朝时期,日本为了学习唐朝先进文化,派了19次遣唐使来唐朝,与此同时也邀请中国人去日本,鉴真和尚就是中日之间的友谊桥梁。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6次,最后一次去把王羲之一幅真迹,王献之三幅真迹带去日本,王羲之父子俩的书法还在日本掀起一阵”书法潮“。

《丧乱帖》724-749年,日本圣武天皇时期来到日本,一直被藏在皇宫里,中国对这幅作品就没有了它的自己。1892年,清朝书法家杨守敬来日本,并在找古籍的时候发现《丧乱帖》,他还将《丧乱帖》摹成书迹,2006年,《丧乱帖》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此时它离开故土已经1300年。不过,由于日本古代一直把《丧乱帖》藏在宫中,后来又没有因为战争流转,此帖保管得比较好,即使是高清摄像头来拍,自己也非常清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