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读书

让城市氤氲浓浓书香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时间2023-05-26 15:43:45
  【关键词】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事件】利用腾退空间、交通枢纽、商业楼宇、公园绿地等场地,建设新型公共文化设施;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在社区内建设邻里图书馆,激活公共阅读服务微循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推出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推动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公园书苑等设施建设,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点评】
  书籍是精神世界的入口。通过阅读,人们能获得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还能润泽心灵、涵养品格、塑造精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在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公园书苑等场所,人们可以选择喜爱的书籍,沉浸在书海中感受文化之美。公共阅读空间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既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服务,也让城市氤氲浓浓书香。
  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不必贪大,实用是重点,精巧是亮点。云南昆明五华区城市书房充分融入西南联大历史展览、翠湖文化地图等文化元素,构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阅读空间;山东临沂琅琊园城市书房则将书房与园林景色有机结合,情景交融,提升市民阅读体验;浙江乐清清和书苑利用建筑本身特点,为读者打造出可同时观山、看水、读书的文化场所。近年来,各地创新探索,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阅读场所。这启示我们,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建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升服务水平是关键。在读者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只有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一方面,整合阅读资源,有助于提高公共阅读空间使用的效率,为读者提供更加充沛的文化供给。比如,深圳一些城区的图书馆通过搭建总分馆体系,推进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资源共享,提升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在管理、运营等方面锐意改革,打破阅读的时空界限,让“随处可读”成为寻常事。比如,北京通过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普及数字化阅读方式,丰富了读者的阅读场景,为居民阅读创造便利。多想办法优供给,多出实招优服务,就能吸引更多人爱上阅读、习惯阅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从记载着城市故事的“读书亭”,到社区的“最美书店”,再到“小而美”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阅读场域即便再小也能萦绕一抹书香,打开更大的精神世界。打造更多阅读空间,让更多人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一个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正渐行渐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