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房产

以法之名帮租房青年“避坑”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时间2025-09-17 11:36:10

  9月15日,《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其覆盖出租与承租、住房租赁企业与经纪机构、网络平台与政府监管等多个环节,对住房条件、合同备案、资金收付等关键问题作出细化规定,明确了各方法律责任。

  租房是许多大学生迈入社会、独立生活的重要一步。然而,在租房过程中,年轻人时常遭遇难以言说的“痛点”。《条例》的落地,正是通过划清权责边界,为城市租房青年筑牢权益屏障,让他们租得顺利、住得安心。

  居住安全是租房的底线。在市场上,不乏空间狭小、隐患突出的“隔断房”“非居改租房”。此类房源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条例》对此亮出底线: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此外,《条例》还规定单间居住人数不得超标,人均面积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这些要求,有利于从源头守护租客安全。

  租房押金能否完整、按期退还,关系到租客的基本权益。“提灯定损”等克扣押金的恶劣做法也是年轻人的“心头患”。《条例》对此作出严格约束: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和扣减条件必须写入合同,无正当理由不得克扣;经纪机构和网络平台不得代收代付,杜绝“资金池”风险。这些举措,有利于确保押金安全,避免租客因企业“跑路”遭受损失。

  针对中介虚假房源乱象,《条例》强化核验义务:经纪机构和平台必须核验房源权属,实地勘查房屋状况,并出具书面说明,虚假或误导性信息一经发现,将面临高额罚款乃至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对依赖手机软件找房的年轻人来说,这意味着信息甄别的成本降低了,不必为了“避坑”大费周章,被迫成为“房源侦探”。

  住房关系到青年的幸福感,也关系到城市的吸引力。期待随着法规的深入实施,奋斗中的青年租房不再是“麻烦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聚焦战后中国对日战犯审判 纪录片《正义的审判》播出 2025北部湾开海节在防城港市开幕 《我和病魔是朋友》已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