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

让传感器动起来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脑机接口动态电极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时间2025-09-22 09:09:21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柔性纤维电极,植入动物大脑后,其运动可以受人工控制,还可以在动物肌肉组织内长期发挥作用,为脑机接口技术提供了新型传感工具。

  这是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的。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9月17日23时在线发表于权威学术期刊《自然》。

  在脑机接口系统中,连接电子设备和大脑的电极,是采集脑电信号的核心部件。当前,传统柔性电极在植入大脑后,一般是在固定位置采集有限信号,无法动态调节。

  为了更好地采集信号,科研人员希望电极能够动起来。对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厦门大学、东华大学的科研人员在电极的结构和制备工艺上开展了创新。

  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志远介绍,为了研制出这种长得像蚯蚓、可受人工驱动的柔性纤维电极,科研人员把超薄柔性聚合物上的二维电极阵列,卷曲成一根直径仅约200微米的纤维,并在这根纤细的“蚯蚓”身上,集成了60个独立的生物电信号采集通道。同时,科研人员还在“蚯蚓”头部嵌入了一个微小的磁感应元件,使得“蚯蚓”能够在外部磁场的引导下前行、转向,精准抵达目标区域。

  科研人员已在兔子大脑实验中验证了这种柔性纤维电极的运动能力,在大鼠实验中验证了其在体内肌肉组织中的长期工作能力。

  刘志远表示,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柔性纤维电极有望为脑机接口、智能假肢控制、癫痫病灶定位、慢性神经疾病管理等临床需求提供更灵活、更微创、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聚焦战后中国对日战犯审判 纪录片《正义的审判》播出 2025北部湾开海节在防城港市开幕 《我和病魔是朋友》已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