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市街改造中寻找什邡营城密码
2023年10月11日,始成于1994年的四川省什邡市方亭街道银杏下街一举换掉了沿用近30年的名字,改名为“花市街”。大家希望用花的艳丽、花的寄语,彰显这条街区更富诗意的形象。
什邡市从“城市病”小切口入手,实打实拿出具体对策,对这条街道实施系统改造提升,让原本“脏乱差”老街区焕发新颜值,成为了市民休闲、购物的打卡地。在“四下基层”调研中,让我们一起前往该街区,从中寻找营城密码。
老街之痛:香饽饽变“脏乱差”
冬至不期而至,天气变得生“冻”起来。但在什邡市方亭街道银杏下街(花市街),美容店主何静透过玻璃向外望去,装扮一新的各家店铺前,或是排队结账的顾客,或是成群结队在街区拍照打卡的游人,她倍感兴奋。
“往年此时街面、店内冷冷清清,总是那几副熟面孔。现在,不仅街上熙熙攘攘,店内新顾客也络绎不绝。”何静说,这条街以前可不是这般。
“花市街”原名叫银杏下街,全长420米、宽15米,是什邡最早的花鸟交易市场,在周边小有名气。何静家在此拥有一处约200平方米的商铺,在“一铺养三代”的时代,商铺是一家人的底气。但随着时间推移,这处“香饽饽”,慢慢褪色了。
由于之初规划、建设能级较低,加之几十年里缺乏维护、升级,特别是街道上私拉乱搭现象普遍,商户占用街沿扩充铺面,广告招牌、横幅比比皆是,车辆乱停乱放……整条街慢慢变得“脏、乱、差”,成了典型的“城中村”。
特别是随着网购变得普遍之后,这里的小商户开始变得异常艰难。何静说,原本一铺难求的街上,关门招租广告随处可见,“3间铺子两三千块每月都找不到租户,价格还得一降再降。”无奈之下,何静利用自家铺子开了间美容店,而生意也是不温不火。
这条街周边聚集了多个居民小区,曾经大家茶余饭后在这里散步休闲、购物消费。所以,街区的“萧条”,也让大家倍感不便,有一种对家园的失落感,都希望政府能对其进行彻底整治。
商家之慰:“农民街”成“商圈”
民有所需,必有所应。2018年,什邡开展了一轮违章搭建拆除专项行动,将这片区域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3个月的攻关,沿街的28户违章搭建建筑被拆除。同时,引导花鸟市场商家搬迁至夜市,重新包装策划以“健康饮食”为主的特色街区,打造闹市中的新名片。
从2021年起,什邡继续实施道路及基础设施改造,对街道雨污水管网,给水、燃气管道,弱电线路,车行道及人行道等进行新建或改造,解决了街道雨污合流、道路坑洼等问题,让街道畅通起来。
2022年,什邡又借助老旧小区改造,对两侧的老旧小区房屋临街立面进行维修、改造、装饰,在街区进行集装箱临时摆摊设施等景观配套,让“花市街”呈现出现在的模样。
“除了改造提升,我们更看重街区的自我造血。”什邡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既引导小茶馆、小餐饮等低端消费商家进行提档升级,也投入107万元增设符合时下年轻人审美爱好的艺术图画、打卡图标、新潮设施等,同时引进猫咖、清吧桌游等个性化品质业态,让街区形成了“网红餐厅+时尚文艺+静谧茶室+打卡拍照”品质商圈,成为一张“花巷烟火里 城市万物生”的名片。
街区形象变漂亮了,何静也同步投资30余万元,对美容店进行了重装升级再营业。她说:“现在每天进店顾客增长了百分之五六十,月营业额增长了百分之三四十,每个月一万四五的营业收入,巴适得很!”
这条街上的商铺也重新回到了“一铺难求”的年代。“平均每户商铺租金上涨了3000元—6000元/年,街上68户商铺已实现67户重装再营业,还有1户正在装修。”方亭街道银杏社区党支部书记蒲金峰说,这条街如今已成了什邡名副其实的“网红街”,带动了整个片区的旧貌换新颜。
治者之谋:以改促治探索营城新路径
对于街区提升,改造只是基础,长效治理才是最终目标。
中午之后,生意冷清了些许,炸鸡腿店老板方媛解开围裙、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街上逛上一圈。她说:“我去看下商户有没有落实‘门前五包’,街上有没有脏乱现象。”
方媛除了是这里的商家,她还有个头衔——党员志愿者。这是花市街商家、业主里的党员代表自发成立的一个组织。为推动花市街由乱到治到兴的稳定发展,属地社区把街区的自治管理作为街区整治提升的后半篇文章,积极探索建立“1+3+N”的长效治理机制,不断提升街区后续治理软实力。
“1”即推行“好德行”居民自治积分制管理平台,与居民、商户共同研究制定《居民公约》、商户门前“五包”等管理制度。
“3”即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综合巡逻队、环境卫生治理3支队伍,街区居民党员和驻区单位20余名党员轮流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社区民警、网格员、小组长等群体组成综合巡查队;联合城市管理部门与聘请的第三方公司成立街区环境卫生整治队伍,形成多方治理格局。
“N”即由社会组织、企业、住户、商家等各类社会群体或个人参与社区治理的合伙人,为街区发展出谋划策、出人出力。
在政府引导下,目前花市街呈现出多方协同治理格局,初步实现了规范化管理、高效率运营和常态化监督。蒲金峰介绍,目前已有65家已正常营业的商家,自愿按照每月1元/平方米为商家联盟做好资金支持,用于街区安全、环境治理等,为街区下步的高质量运营奠定了基础。下一步还将再创新,针对商家及“1+3+N”治理机构,开展评星监督,真正形成商家齐参与、自治组织优服务的良好发展格局,为什邡老旧街区改造升级探索可行性经验。
手记:
老旧街区改造既要“当下”更要“长远”
老街区是城市的年轮、市民的记忆,但其存在的“城市病”也备受群众诟病。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城市核心区域面临着老旧机构、拥堵交通等问题,什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设施完善、服务提升、产业导入、创新治理”为核心,积极推进城市更新项目,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探索走出了一条新的“营城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