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食

预制菜要在质量上下功夫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时间2023-03-29 15:07:59
  中消协近日发布报告提出,预制菜因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凭借省时省力和高性价比优势,预制菜从餐厅后厨走向百姓餐桌。行业火爆的同时,争议也日渐增多。预制菜食材不新鲜、口味欠佳、信息标注不全、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引发人们讨论。
  消费者的担忧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能否得到保障,二是自己购买的预制菜是否安全、健康、营养。数据显示,餐饮商家是预制菜消费的大头,85%的预制菜通过堂食和外卖的方式进入消费者口中,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的使用比例较高,有的已达80%以上。预制菜渗透率高企,一方面得益于快速出餐、节省人力的优势迎合了“宅经济”下外卖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弱化厨师依赖、统一菜品品质、改善成本结构等成为餐饮企业扩张的重要驱动。
  在此背景下,餐饮企业大可不必对使用预制菜讳莫如深,更无需担心预制菜会吓跑消费者。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美食有不同偏好。传统烹饪有“锅气”、更新鲜、更能体现烹饪的艺术;预制菜更便捷、口味更稳定,带一份回家还能让“厨房小白”毫不费力变身为“大厨”。餐饮企业不妨大大方方亮明菜品“身份”,告知消费者菜品的主要成分有哪些、营养价值如何、添加剂使用情况等,让消费者自行选择。
  亮明身份,不仅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还可以通过对消费群体的筛选和细分,进一步引导行业创新发展,满足更多样的消费需求,为预制菜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看到,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要求不只停留在高效便捷,而是愈加重视菜品是否营养健康、口味是否新鲜地道、菜品种类能否更加丰富。这对餐饮企业的供应链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将倒逼行业在菜品研发、速冻锁鲜、冷链物流、包装工艺等方面精益求精、全面升级。
  随着消费升级和冷链物流布局,预制菜市场增长率逐年上升。有机构预测,未来6年到7年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对此,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引导企业在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不断迭代更新预制菜生产技术,创造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消费场景,让预制菜坦荡前行,让顾客明明白白消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