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度过半 新发现4处不可移动文物
来源: 点击数: 时间2024-08-08 11:10:52
昨日从蓟州区获悉,蓟州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度已过半,截至目前新发现西后街村北汉代墓葬、邦均镇东汉时期石人造像、三八水库纪念碑、辛东汉代墓葬群等4处不可移动文物,为后续研究蓟州区汉代墓葬形制特征及丧葬习俗、汉代造像雕刻艺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等内容提供了重要参考。
蓟州区是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文物遗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22处,经拆分、合并,现有229处。作为我市“四普”试点区,蓟州区以古墓葬为重点,选取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刻造像为试点调查对象,复查9处、新发现2处,为后续田野调查工作积累“实战经验”。
“本次文物普查期间,针对我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情况及类别,我们确定了‘由南向北,自西向东’‘由简到繁,先建筑石碑,后遗址墓葬’的工作路线及方法。”蓟州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队长刘福宁介绍,这次文物普查充分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数字摄影全景拼接、三维建模、辅助测绘等技术,提升文物普查成果精准度。同时,坚持外业调查与内业数据处理同步进行,确保数据录入及时准确。
蓟州区是联合国命名的“千年古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文物遗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22处,经拆分、合并,现有229处。作为我市“四普”试点区,蓟州区以古墓葬为重点,选取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刻造像为试点调查对象,复查9处、新发现2处,为后续田野调查工作积累“实战经验”。
“本次文物普查期间,针对我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情况及类别,我们确定了‘由南向北,自西向东’‘由简到繁,先建筑石碑,后遗址墓葬’的工作路线及方法。”蓟州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队长刘福宁介绍,这次文物普查充分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数字摄影全景拼接、三维建模、辅助测绘等技术,提升文物普查成果精准度。同时,坚持外业调查与内业数据处理同步进行,确保数据录入及时准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