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上牌“零跑腿”为政务改革“打样”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在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通过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打造网上一站式、全流程的新车上牌服务模式,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为新车上牌。
新车上牌“一件事”的“正式版”要到11月1日才上线,但“试用装”早在今年7月就在重庆推出了,用户体验如何?一位尝鲜的车主表示,“过去给新车上牌,需要跑多个地方、耗时一天以上。现在从选车到上牌,全程在手机上操作,不到30分钟就搞定!”从24小时以上缩短至半小时,这效率对得起一个“高”字。
按照惯例,消费者买一辆车,从4S店交完钱、开完发票出来,接下来就要进入工商验证、缴纳购置税及车船税、购买汽车保险、车辆检验、选号上牌等环节,准备好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购车发票、车辆合格证、购置税及车船税凭证、交强险保单等材料,往返工商局、国税局、车管所、车辆检测站等多个部门,如果没有政务中心集中办理,一天时间根本跑不完。幸好多数4S店都提供了代办服务,只要愿意出钱,就有人替你跑腿。不过,个别环节还是免不了本人到场,譬如车辆检测。
足不出户办理新车上牌,既省时省事又省钱——一些4S店的代办价格少则数百元,多则过千元——“零跑腿”对于每年超过2000万新注册上牌小客车的车主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新车上牌“零跑腿”,彻底终结群众跑腿之苦,这种改革正是“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题中之义,体现了行政机关从管理本位到服务本位的转变。
这场改革,关键在于有效打通部门信息梗阻,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将众多相关政务服务内容集结起来,放在一个App的服务模块里,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这在技术上已无难度;难就难在,政府部门之间要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恐怕无法一蹴而就。比如,数字政府建设存在“纵强横弱”现象,即各级政府在纵向信息互联互通方面比较通畅,而在横向信息的共享与协同上存在梗阻,这需要重点攻坚、有效突破。
“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常态化推进,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易办”。这关乎政府治理效能的根本提升,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政务服务部门唯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才能保障政务服务与群众期待同频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