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区向“新”而行推动“和美奉邑”建设再升级
记者 毛超峥 通讯员 姜依含
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作为基层新就业形态的代表,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全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人数已超1万人。今年3月,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区委组织部等10个部门制定《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甬爱之城·和美奉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2025-2027年)》,围绕新就业群体“和美场景”提质助畅、“和美职场”保障守护、“和美服务”关爱暖新、“和美组织”扩面提质四大行动确定10条举措,进一步完善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破解路径,同时整合各部门力量,梳理2025年《新就业群体重点工作清单》30项,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职业需求更贴合、涵盖类型更广的暖“新”服务。这也标志着“甬爱之城·和美奉邑”新就业群体友好名邑建设进入场景化落地新阶段。
快餐店午餐时段推出八折就餐权益、洗衣店干洗直享会员价、美发店开放九折洗剪吹优惠服务、教育机构为新就业群体子女预留免费或优惠的培训课程名额……目前,全区共有317个商家加入“甬爱商家”联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覆盖“衣食住行教”多个维度的的暖“新“权益,形成关爱新就业群体的完整生态链。近期,全区“甬爱商家”集体上线“甬爱码”小程序,该小程序是宁波市为新就业群体打造的智慧服务平台,通过实名认证后,新就业群体可以享受各类商家专属优惠、快速查找充换电柜、小区楼栋指引等多项服务,是新就业群体提升效率、融入城市的新“钥匙”。
考虑到电动自行车是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最重要的“跑腿神器”,爱心电动自行车门店推出了“九折享不限次数更换蓄电池”等服务。“自己也是一路奋斗过来的,对在外拼搏的他们感同身受。”爱心电动自行车门店负责人宁克成笑着说。
除了做深服务内容,我区还积极打造基层服务阵地,不断拓宽服务半径。聚焦新就业群体密集区域,岳林街道与万达商圈携手共建“寓见知新人”暖心驿站,打造集“休息+培训+换电”一体化的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为新就业群体筑起一座温暖港湾。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岳林街道迎恩社区的“寓见知新人”驿站,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书籍,几名外卖小哥正坐在舒适的座椅上小憩,角落里的按摩椅上,一位快递员闭目养神,舒缓着酸痛的肩颈……除了空调、冰箱、微波炉、饮水机、充电设备等常用生活设施,驿站内还配备了应急药箱,备有血压计、体温计、感冒药等各类医药用品,细致入微的设计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便利,更让他们感受到“家外之家”的温暖。
无微不至的暖心举动也得到了新就业群体的暖心回馈,该群体依托职业特点,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移动末梢”作用,从“服务受体”转变为“治理主体”。方桥街道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依托社区“骑乐融融”驿站,创新推出“甬流骑士・平安方园”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快递员、外卖骑手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实现“治理增量”有效叠加。如今,“甬流骑士”们骑上配送车,披着红马甲穿梭于奉化的大街小巷,除了给居民提供服务,他们还会提醒居民警惕各类诈骗手段。“反诈宣传,不仅仅是提醒,更是关怀。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远离诈骗的陷阱,让社区更加和谐安宁。”党员外卖骑手麻昌伟说。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聚焦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打造“甬爱之城·和美奉邑”新就业群体友好名邑,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集成职业培训、权益维护、招聘求职等多元服务,计划今年年底前在全区范围内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10个以上,发动友好商家350家以上,加快形成“15分钟暖新服务圈”。“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政策环境等多种方式,牵头落实一系列暖新服务举措,增强新就业群体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