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术

刀郎画乡待客 艺术氛围拉满

来源:新疆日报 点击数: 时间2023-10-30 11:08:15

  耳边响起激昂欢快的刀郎木卡姆,眼前是一幅幅色彩明快的农民画。10月23日上午,站在新疆麦盖提县刀郎画乡景区里,37岁的游客刘维维对这趟文化之旅充满期待。

  刘维维出生在乌鲁木齐,大学毕业后留在武汉成家就业。今年休假,她特意和丈夫一起到南疆深度自驾游,体验家乡的民俗文化。

  一进景区,只见上百名农民画家和农民画爱好者正在创作。刘维维一眼就看上了祖拉古丽·买买提的画作《民族团结友谊之花》,她拍照发给自己的新疆好友:“像不像我们?”

  不远处,71岁的阿比来提·萨衣木正一丝不苟地涂色。2013年,他放下农具拿起画笔,开始从事农民画创作,每幅作品售价300元到500元不等,平均一周左右能完成一幅。“年龄、职业都不是问题,生活与艺术完美结合。”刘维维感慨。

  麦盖提县是着名的“中国刀郎农民画之乡”。目前,全县共有3000多名绘画爱好者,其中库木库萨尔乡有120多名农民画骨干画家、800多名绘画爱好者。麦盖提县副县长阿孜古·毛拉克说:“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绘画队伍,让农民画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农民画不愁销路,除了售卖给游客,景区还成立了专门的销售部门,负责把农民画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当地还把农民画和土陶结合起来,陆续开发出冰箱贴、许愿瓶等30多种特色文创产品,颇受游客欢迎。

  麦盖提县还积极开展刀郎农民画培训班,每个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邀请疆内外老师前来授课,每次少则100多人多则400多人参加。

  今年,祖拉古丽还和其他17位农民画家一起,参加了龟兹石窟壁画艺术研创交流活动,到克孜尔石窟“求学”,在专家的悉心辅导下,农民画家还结合龟兹壁画进行了临摹创作。

  “收获太大了。”祖拉古丽说,“以前说到画画,就是在纸上、墙上、布上画,经老师指导后,我们的思路一下打开了。”现在,当地农民画家还在葫芦、土陶等介质上作画,画作内容也越来越广泛。

  不远处的刀郎农民画展厅里,陈列着500多幅农民画佳作,按照类型分为自然风光篇、文化交融篇等。其中,有用色大胆夸张的作品,有充满时代感的作品,也有让人看到会心一笑的漫画作品,每一幅都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展厅讲解员古丽巴阿尔·图热克正为游客介绍农民画背后的故事,“很多作品都是农民们劳作之余所见所想,用笔画出大家生活中的点滴,抒发他们的真情实感。”

  走出展厅,阳光照在长廊的牌子上,这里是刀郎农民画创作区和体验区。画板已支起、画纸已铺平,笔墨也已摆好,仿佛是对绘画爱好者发出邀约:以画会友,创作交流。

  此时,清脆悠扬的乐器伴着鼓声响起,夹杂着演唱者粗犷浑厚的吟唱,刀郎木卡姆表演开始了。刘维维和其他游客一起,循声一路小跑赶去。

  树下一席红毯上,乐手们敲起手鼓,弹起刀郎热瓦普。热情的舞蹈演员像一阵阵风,随着节奏旋转到游客面前,将天南海北的游客一起“卷”入舞蹈的海洋。

  举着小旗子的导游大声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刀郎木卡姆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介绍完,导游还鼓励团里的游客也去感受下歌舞之乡的氛围。

  是什么样的氛围呢?在刘维维看来,是震撼、热情和动人心魄,“他们用画笔、用音乐、用舞蹈,邀请我们进入了美妙的文化世界。”

  一曲终了,游客们围着乐手们合影交流,询问乐器和乐曲的名字。

  景区似乎猜透了游客的心思,离演出地几步之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纪念馆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刀郎热瓦普、艾捷克等乐器。

  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热甫、刀郎农民画……将这里打造成了游客喜爱的“刀郎之乡,文化之地”。景区负责人王晓昆说:“今年前三季度,景区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我们的待客之道是有舞有乐有画有故事,让游客通过了解刀郎文化,感受不一样的乡村旅游。”

  走出景区,县城街道两边随处可见色彩艳丽的农民画,将艺术氛围拉满,伴着游客畅游这座小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