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娱乐

艺考不“易考” 选才更合理

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时间2023-03-13 13:59:05
  2月底,全国多所艺术类院校举行2023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复试,不少院校是3年来首次恢复线下复试,引起关注,而更令人关注的则是今年各省教育考试部门和各院校提高了艺考生文化课录取分数的要求。(3月8日《工人日报》)
  教育问题关系千万家,艺考话题一直备受社会热议。相较于高考录取的分数线要求,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相对偏低,不少人由此产生了“艺考是高考录取捷径”的看法。在这种片面认知和教培机构的刻意引导下,部分家长和学生被“低分录取”的噱头所吸引,偏听偏信加入艺考行列,却忽视了盲目选择艺考赛道的风险。社交媒体上关于艺考的讨论中,不乏学生表示自己陷入了“专业课学不会、文化课跟不上”的两难局面。可见,参与艺考,更需理性一点。
  事实上,单纯从录取分数上认为艺考等于“易考”,确实有失客观。举个例子,今年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系戏剧影视专业报名人数有8000多人,而此专业面向全国的招生计划人数只有37人,其他顶级艺术类院校热门专业近几年的录取比例同样居于高位。面对平均200:1的专业录取率,艺考生们文化课、专业课“两手抓”,也并非易事。但是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的“投机”行为下,不仅让部分热爱艺术的艺考生受到标签化的影响,也破坏了健康的艺考生态。与此同时,近年来部分养成系艺人高考文化课成绩一经曝光令人瞠目,明星们在镜头前错别字百出,被问及角色理解时无语凝噎……面对明星文化素养频频翻车的现象,不仅让网友发出“何以成为偶像”的质疑,更对部分文艺工作者的素质表示担忧。
  因此,推进艺考改革工作,提高艺考生的文化课录取要求,一方面,通过建立更加公平、科学、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让艺考回归理性。另一方面,通过录取条件的筛选,提高文艺工作者的素养,为公众树立优质的榜样形象。此外,各地还要加强艺考改革过程中各环节的监管,保证公平与透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 《七人乐队》大师集结致敬香港 洪金宝袁和平单元预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