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娱乐

从难以为继到销售额连年攀升,海宁80后“头雁人才”带领企业破局

来源: 点击数: 时间2025-04-12 11:26:53

  在浙煤(浙江)智能钻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浙煤科工”)的车间内,45岁的总经理郑恒平正在签收着最近刚到的自动化设备。“公司正打造自动化生产车间,今年,引进了全新的设备,以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郑恒平说。

  浙煤科工是一家从事煤层钻探连接系统设计制造的专业公司,成立于1984年,目前坐落于许村镇许巷工业园区。钻杆、钻头是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

  “子承父业”是一种传统的延续家族事业的形式,郑恒平也不例外。“我是2006年进入公司的,在公司内部的各个岗位上锻炼、学习,如技术研发、质量管控等。”郑恒平透露,刚从德国学成归国的他,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销售,“销售是一个公司最核心的部门,我在这个岗位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对内可以了解产品功能和品质,对外可以把握客户群体需求、洞察行业变化。”

  通过历练,郑恒平逐渐把握公司的发展特点和短板,并逐步摸索着公司的发展方向。2014年,郑恒平正式接手公司,用他的话来说,更像“临危受命”。

  “当年,市场行情并不好,公司也没有过硬的技术人员和产品研发团队,眼见着就要难以为继。”为了渡过难关,郑恒平做了两个重大决定:为公司改一个响亮的名字(即现用名),打出品牌;减少产品生产种类,做精产品质量。

  从前,公司产品品类广泛,包含钻机、钻杆、钻头、钻锯等。“在德国时,我了解到很多企业的产品都是‘小而精’的。拿一颗小小的螺丝举例,这些企业愿意花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研发当中。”郑恒平说,那几年,钻机设备的水平不断提升,对钻杆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郑恒平在这其中发现了机遇。

△公司产品之一

  要怎样才能做好一根钻杆呢?自然要通过专业仪器和设备的检验、实验,并用具体的数据对钻杆的质量进行要求和限制。于是,郑恒平引进先进设备和实验仪器,输送员工到国内外各地学习先进的经验,不断开发产品并对其进行测试。

  “研发测试,我们是做到极致的。确保产品要优于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我们才会投入生产、销售。”郑恒平说。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系统筹备并设立“钻探研发中心”,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从产品设计、原材料进厂直至整个工艺流程,均进行全程监控,以工艺保证质量,以品控提升品质。

  后来,郑恒平还提出了“多打20000米”的口号。关于这句口号,他解释道:“钻杆、钻头等,都是钻机上不可缺少的零部件,也是易消耗的零件。20000米,不是销售话术,而是用钻探距离丈量我们的产品品质。”

  近几年,公司初步完成了定向钻杆产品的开发,并逐步上市。如今,车间内,一根根泛着冷冽金属光泽的钻杆正整装待发,它们将从这里被运往安徽、贵州、陕西、新疆、黑龙江等地。

  正因郑恒平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公司销售额在他的带领下连年攀升。他本人也被中央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录取为“头雁人才”培养计划和2024年度新质生产力研修班学员,目前他正努力带领浙煤科工冲击亿元以上企业。

  面对这几年的发展成就,郑恒平始终保持谦逊,他说:“‘多打20000米’这句话,不仅要我自己认可,更需要行业内更多人认可,这场关于钻探距离的‘战役’,远没有终点。”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钟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我和病魔是朋友》已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 航运指数揭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向好 索尼进军电竞外设,高端定位能否冲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