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食

北京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环境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时间2025-10-23 10:18:44

  明确不同保质期食品的“临期”界定标准,指导农村食品经营者通过设临期食品销售专区、贴专属标识、定期理货以及及时下架销毁过期食品,重要节点进货量不超日常3倍……日前,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农村食品经营者临期食品管理工作指引》和《农村食品经营单位重要消费节点备货管理风险提示》,强化临期食品管理,提前防控食品过期风险。

  聚焦临期食品界定不清晰、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工作指引》明确,食品临近保质期时限可以由食品经营者自行设定;也可参照如下标准——食品保质期为1年以上的(含一年),期满之日前45天;食品保质期10天以上不足1年的,临期食品剩余保质期时长不得短于保质期十分之一;食品保质期少于10天的(不含10天),或者国家有关标准允许不标明保质期的食品,不设临近保质期。

  据了解,《工作指引》和《风险提示》指导农村食品经营者通过设临期食品销售专区、贴专属标识、定期理货以及及时下架销毁过期食品等方式,强化临期食品管理,提前防控食品过期风险;强调食品经营者不得采用遮盖、模糊等方式隐瞒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严禁更换(改)包装和生产日期、保质期后再进行销售。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推动农村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从源头防范过期变质等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赵金辉表示,今后将持续加强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经济与法资讯网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广告
广告

最新图片

聚焦战后中国对日战犯审判 纪录片《正义的审判》播出 2025北部湾开海节在防城港市开幕 《我和病魔是朋友》已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 小S徐熙娣确诊新冠 《小姐不熙娣》将暂停录制